2023/09/22

思考(2007/08/03)

2007/08/03 09:40
普賢十願與普賢七支

打從讀過「是故次應修習七支以治身心,攝盡集淨諸扼要處」起,直到今晨完成迴向支這一整段本文之消文止,十願與七支之間的差(三)始終在腦海沉浮著。
心想:這三願怎麼了?金洲大師所傳為何只說修習七支?
其實,因為「稱讚如來」已經納於禮敬支當中,請參考消文(2007/07/21) ,所以,應該說「常隨佛學」與「恆順眾生」這二願怎麼了?
那麼,到底金洲大師所傳七支是否包含這二願呢?

我回頭閱讀《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並把偈頌逐一核對如下: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禮敬支三門總禮一頌
普賢行願威神力  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  一一遍禮剎塵佛──禮敬支三門別禮身敬禮一頌
於一塵中塵數佛  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  深信諸佛皆充滿──禮敬支三門別禮意敬禮一頌(以上禮敬諸佛)
各以一切音聲海  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  讚佛甚深功德海──禮敬支三門別禮語敬禮一頌(稱讚如來)
以諸最勝妙華鬘  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  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  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養諸如來──供養支有上供兩頌
我以廣大勝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  普遍供養諸如來──供養支無上供一頌(以上廣修供養)
我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恚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悔罪支一頌(懺悔業障)
十方一切諸眾生  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  所有功德皆隨喜──隨喜支一頌(隨喜功德)
十方所有世間燈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  轉於無上妙法輪──勸請轉法輪支一頌(請轉法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  利樂一切諸眾生──請住世支一頌(請佛住世)
所有禮讚供養福  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  迴向眾生及佛道──迴向支一頌(普皆迴向)

至此,〈行願品〉中之偈頌頌詞與《廣論》本文(pp.04204~04501)所示各支頌數相符無漏,似乎金洲大師所傳七支並未包含「常隨佛學」與「恆順眾生」。
祈願十方大德惠予開示為荷!
瑞麟合十
注:思考者認為普賢七支為金洲大師所傳,是根據廣論本文(p.04110):「初加行法有六,乃是金洲大師傳記」而推論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