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30

消文(2006/11/30)

2006/11/30初版;2014/02/24修訂(重編版面,增訂藏文,移除超連結)2017/11/23三版(藏文改採泰式分散對齊,此段無ཏྲེ་ཧོར།四家注)

論之本文——p. 01905

此復行持,須先了知,知則須聞,聞已了知,所有須要,即是行持。

p. 01906

tib.p. 02519

དེ་ཡང་བྱེད་པ་ལ་ཤེས་དགོས་ཤིང་། དེ་ལ་ཐོས་དགོས་པ་དང་ཐོས་ནས་ཤེས་པར་བྱས་པའི་དགོས་པའང་བྱེད་པ་ཡིན་པས།

tib.p. 02520

消文紀錄——

為了容易理解,將標點符號調整如下:

此復,行持須先了知,知則須聞。聞已,了知所有須要,即是行持。

此復:此外,還有。

行持須先了知:行持必須先明白(行持的內涵)。

知則須聞:要明白(行持的內涵)就必須(多)聽聞(善知識的教導)。

聞已:聽聞之後(才能)。

了知所有須要:明白所有必須(行持的內涵)。

即是行持:這就是行持。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在前一段開示殷重時,最後告誡我們要如實行持,大師或許考慮到我們不知道如何行持。所以,再針對行持開示。他說,還有,要能夠如實行持,必須先明白它的內涵,要知道行持的內涵,就必須多多聽聞善知識的教導。聽聞之後,才能明白所有必須行持的內涵,這整個過程就是行持。

前一則 下一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