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0初版;2014/02/16修訂(重編版面,增訂藏文,移除超連結);2017/09/29三版(藏文改採泰式分散對齊,此段無ཏྲེ་ཧོར།版四家注)
論之本文——p. 01604
由其所授智慧眼目能見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故,作光明想。
p. 01605
tib.p. 02118
ཤེས་རབ་ཀྱི་མིག་བྱིན་པ་དེས་ཇི་ལྟ་བ་དང་ཇི་སྙེད་པ་རྣམས་མཐོང་བར་འགྱུར་བས་སྣང་བའི་འདུ་ཤེས་དང་།
tib.p. 02119
消文紀錄——
由其所授:從它所給與的。由,請參考消文(2006/05/16)。其,請參考消文(2006/02/24),在本文中指聽聞正法。所授,所給與的。授,即授與,請參考消文(2006/08/18)。
智慧眼目:即今通稱之慧眼。【教育部《國語辭典》】:「(1)佛教用語。指能照見一切現象皆空的眼睛。《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如來有慧眼否?如是也善!如來有慧眼。』(2)敏銳的眼力。如:『慧眼識英雄』。」消文者注:另一版本《金剛經》云:「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能見:能夠照見。
如所有性:【T30 No. 1579《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七〈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六〉】:「如所有性者。謂即一切染淨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即一切法當中的所有真如,真如者,如【T30 No. 1579《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二〈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一〉】:「何等為真如。謂法無我所顯聖智所行非一切言談安足處事。」即是空性。
及:和。
盡所有性:【T30 No. 1579《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七〈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六〉】:「盡所有性者。謂諸雜染清淨法中所有一切品別邊際。是名此中盡所有性。如五數蘊。六數內處。六數外處。如是一切。」即是五蘊、六內處、及六外處等種種緣起所相應現化的幻象,亦即是一切法。若能照見盡所有性,即是遍知。
故:緣故。
作光明想:觀想作光明。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根據〈菩薩地〉開示,聽聞正法可以獲得慧眼,可以照見空性及一切染淨法。本論聞法勝利一開始,宗大師即引〈聽聞集〉:「如入善覆蔽黑暗障室內,縱然有眾色,具眼亦莫見。……如具眼有燈,則能見諸色,……。」雖有智慧眼目,若無光明亦莫見,所以,聽聞正法時要觀想作光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