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29初版;2013/04/19修訂;2014/02/01三版(增訂藏文,移除超連結);2017/07/26四版(藏文改採泰式分散對齊,此段無ཏྲེ་ཧོར།版四家注)
論之本文——p. 01009
除發心已如其誓受學所學處而修學外,雖於波羅蜜多乘中,亦無餘道故。
p. 01010
tib.p. 01410
སེམས་བསྐྱེད་ནས་བསླབ་པ་ལ་སློབ་པར་ཁས་བླངས་པ་བཞིན་དུ་སློབ་པ་ལས་གཞན་པའི་ལམ་པ་རོལ་ཏུ་ཕྱིན་པའི་ཐེག་པ་ལའང་མེད་པའི་ཕྱིར་དང༌།
tib.p. 01411
消文紀錄——
這段本文的句型可以歸結為:除……外,雖……,亦……之形式,所以,從當代語法分析,我把它調整成:
「故雖於波羅蜜多乘中,除發心已如其誓受學所學處而修學外,亦無餘道。」來理解如下:
故:如前所釋,見消文(2006/01/05)。
雖於……中:雖然是在……當中。這裡的意思是指雖然修學(波羅蜜多乘)……。
波羅蜜多乘:如前所釋,見消文(2006/07/24)。消文者按,特地查了一下手邊資料,根據九十二年九月依藏文版校勘而印行的勘誤表,其第一頁中,將本論第五十四頁第二行第二十九字的「密」訂正為「蜜」,亦即原文為如《波羅密多釋論》,訂正後為如《波羅蜜多釋論》,藉此機會建議,本論再版印刷時,把全論本文中的波羅「密」多修訂為波羅「蜜」多。〔21:00經核對現有版本,共有九處未及修訂:pp.01004, 01010, 01101, 02403, 05402, 26303, 40103, 40104, 58208。其中p.05402有些版本已經訂正。〕
除……外,亦無……:除了……之外,沒有……。
發心:如前所釋,見消文(2006/07/25)。
已:如前所釋,見消文(2006/02/24)。這裡指發菩提心之後。
如其誓:依照他(自己)所發的誓願。發菩提心與受菩薩戒都是誓願。
受學所學處而修學:領納修習所受的菩薩戒,詳見消文(2006/05/07)。
餘道:其他途徑。這裡強調只有「發菩提心、受菩薩戒、恪遵誓願而修學」一途。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雖然是顯教,但是所修學的也是只有「發菩提心、受菩薩戒、恪遵誓願」,除此之外,沒有其他途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