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01

消文(2006/06/01)

2006/06/01初版;2012/11/13修訂;2014/01/20三版(移除超連結)2017/06/29四版(藏文改採泰式分散對齊,此段無ཏྲེ་ཧོར།四家注)2022/08/22五版(增訂「相續部」之藏文釋義)

論之本文——p. 00701

於後宏聖教,則有一類妄自矜為善巧智者及瑜伽師,由其倒執相續部義,於教根本清淨梵行,作大損害,為此善士,善為破除。

p. 00702

tib.p. 00917

ཕྱི་དར་ལ་རྒྱུད་སྡེའི་དོན་ལོག་པར་བཟུང་བ་ལ་བརྟེན་ནས་པཎྚི་ཏ་དང་རྣལ་འབྱོར་པར་རློམ་པ་འགའ་ཞིག་གིས་བསྟན་པའི་རྩ་བ་ཚངས་བར་སྤྱོད་པ་ལ་གནོད་བ་ཆེན་པོ་བྱས་པ། སྐྱེས་བུ་དམ་པ་འདིས་ལེགས་པར་བཀག་ཅིང༌།

tib.p. 00919

消文紀錄——

:請參考消文(2006/05/13)。此處作「在」義解。

後宏:宏,同弘。後宏指西藏佛教的後弘期。請參考消文(2006/05/28)

聖教:請參考消文(2006/01/29)

:連接詞,表示平列、對等的關係。指與前述之前弘期平列。

有一類:有一批、有一群(……的人)。

妄自:自以為是,自命不凡。

矜為:驕傲自大。

善巧:在此之前本文所述善巧皆屬正面意義,然而現在這段本文中,我認為既有妄自矜為在前,那麼所言善巧者,自然是指負面意義的「機巧詭詐」。

智者:請參考消文(2006/01/05)

:與,和。

瑜伽師:梵語 योगाचार (yogācāra)。觀行者之總名。觀行者即禪定相應之人。此名雖通於顯密二教,然多以名密教之觀行者。

由其:這兩個字我認為有兩種可能:一、從他(們)的;二、由於他(們)的。要看後接的文字涵義來決定。

倒執:見到這詞句很直接的是作「顛倒執著」聯想,但是我認為在這本文中,似是僅止於「顛倒執」,白話說「拿顛倒了」。我理解其實質內涵為「誤解、曲解」。

相續部:在此之前,印象中見到的多半是「續部、密續部」,許多大德都以密宗解釋。我特地搜尋了與相續部有關的資料,在《十八部論》有云:【……彼相續部根本見者,陰從此世至他世,非離聖道得滅陰。……】又,佛教歷史談部派佛學時,提到【經量部亦名經部、相續部、說轉部、說經部】,是從一切有部分出來的部派。其餘搜尋得到的資料皆與本論相關。照現有資料來思考,此部由來是上座部一切有部經量部。可是,末學閱覽的佛學書籍鮮少,因此還理不出相續部等於密宗的頭緒來。這部分有待繼續努力釐清。{2022/08/22}《藏漢大辭典》p. 574詞條རྒྱུད་སྡེ釋義:「續部,怛特羅部。解說大乘教中金剛乘或密乘灌頂、道次建立、修法和法術等的佛說經典。」所以相續部即指密乘教典。

:梵語 अर्थ (artha),「意思、道理、意義」。消文者按,在本文中,指密教的內涵。

:請參考消文(2006/05/13)。此處作「對(於)」義解。

教根本:佛法的根本。消文者按,本論前曾論及「其中戒學,至言及釋數數讚為定慧學等,一切功德之所依處。」準此,戒學乃是佛法的根本。

清淨:請參考消文(2006/01/23)

梵行:請參考消文(2006/04/30)

作大損害:造成重大的損害。

為此善士:被這位善知識,指阿底峽尊者。

善為破除:徹底清除。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在西藏佛教的後弘期,還有一批驕傲自大、自命不凡的人和觀行者,由於他們曲解了相續部教義的真正內涵,對於戒學的清淨梵行,造成嚴重損害,後來被尊者徹底清除。

前一則 下一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