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09初版;2011/06/04修訂;2013/01/15再修訂;2013/05/18重編;2016/12/29五版(部分辭彙加注法文);2018/02/02變更字體
論之本文——p. 00102
敬禮尊重妙音(漢譯)
p. 00102
消文紀錄——
敬禮:恭敬禮拜。梵語वन्दन (vandana),音譯末捺南、和南、婆南,義為「稽首、我禮、度我」。實際上,此是前句「南無」之義譯。fr. adoration, hommage
尊重:上師。梵語 गुरु (guru) 之義譯,音譯「姑如」。請參考消文(2005/12/07)。fr. précepteur, guide spirituel.
妙音:文殊菩薩,梵文 मञ्जुग्होष (Mañjughoṣa) 之義譯,音譯「曼殊廓喀」,參考消文(2005/12/07) 。藏語འཇམ་དཔལ་དབྱངས།,音譯「蔣悲揚」。另請參閱《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至尊文殊菩薩的歷史》。fr. à la voix mélodieuse, saint bouddhiste civilisateur
我對這句頌文之理解——
這是法尊法師為第一句梵語頌文所作的漢譯。意思同前句頌文之理解:我謹向上師文殊菩薩敬禮。
我們已經知道歸敬頌第一句是依照梵語的發音譯成讀音近似的中文字,現在是第二句,是法尊法師根據梵語的意思翻譯成中文。也就是說,首句為音譯,次句為義譯。「敬禮」:就是行禮,表示崇高敬意的動作,每個人求學過程中早已敬禮無數,只是過去或許多數時候只是行禮如儀一番,從今以後大家表示敬意要發自內心深處。「尊重」:並不是過去我們讀書時所教有動詞意味的尊重,本論中所說的「尊重」,即「上師」的意思。「妙音」:若對照首句,當然就是「曼殊師利」,也就是文殊菩薩,又作「妙吉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