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29

思考(2006/03/29)

2006/03/29


剛開始研讀造者殊勝時,對於本文所述【總此教授,即是至尊慈氏所造,現觀莊嚴所有教授。別則此之教典,即是菩提道炬。】這段文字中之教授與教典,以為只是經論的不同名相而已。但是今天消文內容【二十九歲以內,於多獲得成就師前,習金剛乘教典教授,善巧無餘。】當下於心中想:若是教典教授並無二致,為何此段本文要將它們並陳呢?於是,我開始思索:教典與教授有何異同?


2006/03/31


今天特地就教典教授查閱教育部線上國語詞典。該辭典似未收錄教典一詞,至於教授一詞則列有三義:一、傳授知識、技藝;二、職官名,後亦用為對教書先生的尊稱;三、在專科以上學校任教的教師職稱之一。就我的理解,第一義算是比較接近本論採用此詞語的意旨。


再查各類佛學辭典,對於教典的釋義,有兩大類,一泛指宗教上之典籍,一特指佛教之經典。在本論的範疇下,我相信後者便足以適用。那麼,教典便是專指靜態的典籍了。至於教授一詞,除了上面所表達之傳授知識、技藝之義外,本論到目前為止已分別在〈歸敬頌〉中的圓滿道心教授藏,科文由是菩提道次引導分四及其本文均提到了教授,但是當時似乎未認真注意它,僅就情況和自己的認知,或作論典或作教法解釋。今參考各佛學辭典對於教授的釋義,精簡者曰「教(音ㄐㄧㄠ)法授道」也;詳細如《瑜伽師地論》卷十三云:云何教授?謂五種教授:一、教教授;二、證教授;三、次第教授;四、無倒教授;五、神變教授。同論卷二十七又云:云何教授?謂四教授:一、無倒教授;二、漸次教授;三、教教授;四、證教授。儘管這五種教授和四種教授有看沒有懂,但是,我現在的進一步理解為相對於教典,教授可以說是動態的,也就是說,教典要自己研讀,教授則有上師指導傳道授業解惑的意思。


話折回來,造者殊勝一開始的本文說:總此教授,即是至尊慈氏所造,現觀莊嚴所有教授。別則此之教典,即是菩提道炬。是否暗示,菩提道炬屬於教典,要自行研讀呢?


2006/04/01


今天對照英文版廣論內容(p.37),書中對應於教典與教授處,英文版所採用的字彙為 texts and instructions,換句話說,英文版視教典為課本或教科書;視教授為教導或教誨之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